本报讯(特约记者涂桂辛、记者夏斐)1998年夏,湖北省遭受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,有7500多所学校受灾,其中1291所学校遭到毁灭性破坏。一年过去了,学校灾后重建工作任务完成得怎么样?记者近日深入湖北省一些受灾学校采访后发现:经过灾后一年的艰苦努力,全省各级教育部门将坏事变成了好事,兴利除弊、有力地促进了灾区教育的重建工作。
去年灾后,为对湖北教育救灾给予有力的物质支持,中央补助一亿多元财政资金;教育部领导不仅多次赴湖北指导教育救灾,还向湖北下拨各类教育救灾捐款5000多万元。湖北省委、省政府调拨2000万元资金,用于教育救灾。为了争取到更多的学校重建资助,湖北省教委通过成立接受捐赠专班,设立接受捐赠热线,向社会各界和海内外人士募集救灾资金。特别是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向湖北教育战线捐赠了2500万元巨款。北京市、广东省等地方教育部门,香港邵逸夫先生、法国华侨华人会、中保人寿保险公司,以及首汽集团等企业也纷纷捐资,在湖北援建了一大批学校。全省教育系统也广泛开展了向灾区献爱心活动。经过多方努力,筹集到的教育救灾资金是湖北省建国以来最多的一次。
面对来之不易的教育救灾资金,湖北省教委按照“集中财力,保证重点,分类安排”的原则,实行“补助定额包干,计划一次下达,资金分期拨付”的管理办法,明确了省、市、县、乡各级的权限和责任。为了管好、用好教育救灾资金,省教委、省财政厅联合制订下发了《湖北省“98灾后学校重建工程”专项资金管理办法》,并多次派出督查专班,对灾后学校重建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进行重点检查。为保证工程的建设进度,湖北省委书记贾志杰、省长蒋祝平等省委、省政府领导对落实教育救灾资金非常重视,并作出重要批示。省政府还专门发出了传真电报,要求各地按时将教育救灾资金拨付到项目学校。据记者详细调查了解,各地均执行了领导批示和电报精神,严格做到了专款专用,没有发现挪用、截留现象。
是恢复性重建,还是抓住机遇促发展呢?湖北省教委决定科学规划、精心组织灾后学校重建。全省灾后学校重建按“移民迁建、后靠迁建、并校扩建、原地重建”16字原则,灾区各级政府都成立了由政府领导任组长的重建工作领导小组,并成立了专门的办事机构,抽调骨干力量组成专班,具体负责工程的实施。省、市、县、乡、项目学校,层层签订项目责任书,把灾后学校重建纳入领导目标责任制,真正做到组织领导到位。同时,各地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“对灾区县(市)重建和修复校园予以优先安排,对水毁学校的重建在政策上免征一切税费,在学校布局调整和建设用地方面予以优先照顾”的精神,结合当地实际,制定了一些更加优惠的政策。
在灾后重建工作中,湖北省始终把工程质量放在首位。省教委成立了灾后学校重建工程专家组,多次赴重灾县市进行检查督办。各地普遍实行了“工程质量行政领导人责任制”、“项目法人责任制”、“参建单位工程质量领导人责任制”、“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”等“四个工程项目建设责任制”,并严格把好“五关”:即设计审查关、施工资质关、材料质量关、施工监督关、竣工验收关,确保工程质量万无一失。
湖北省教委提供的资料表明:通过灾后学校重建,撤消、合并了规模小、布局不合理的学校547所,占原校数的42%。既扩大了学校服务范围,增加了覆盖人口,又避免了土地、办学条件和师资等方面的浪费,大大提高了办学效益。全省共完成重建项目494个,完成建筑面积84.2万平方米,投入资金总量4.8亿元,其中省补助2.2亿元,地方配套2.6亿元。项目覆盖了37个县市,覆盖人口750万人,解决了近38万名中小学生的上学问题,特别是解决好了平垸行洪区内移民子女的入学问题,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。在今后若干年内,这些地方不需要再新建学校,为今后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。